注意!脑瘫头部训练并不是那么简单 头部的控制能力发育成熟与否,在于小儿的整体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动作等高级的运动功能,发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儿不能充分地控制自己的头部,将会阻碍他学习高一级的运动功能,并应头部异常姿势与运动而导致全身的异常姿势及运动。然而,河南康复中心网专家谈到小儿脑瘫的脑部训练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一、头部控制能力发育的必需条件 1、头、颈的中间位控制,必需是以颈部左、右两侧肌肉的对称性活动来保证。 2、小儿在俯卧位上能够用上肢支持体重,3个月左右时用肘部,5个月以后用双手,同时能保持对称位。 3、矫正反应机构发育成熟,尤其是颈矫正反应及迷路性矫正反应,这样才能保证患儿抵抗重力抬头及向侧方倾斜时头能矫正至中线位。 4、头、颈的运动必需与肩胛带、躯干等分离,才能保证头、颈的协调运动。 5、在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患儿的头部能主动抬起而不后垂,且呈中间位的位置。 二、头部控制能力发育的阻碍因素 1、肌紧张异常,包括颈部肌肉、肩胛带肌肉、躯干部肌肉的紧张性异常,同时也包括全身的紧张性姿势都会影响头部控制能力。 2、原始反射的残存,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moro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等均影响头、颈的控制能力。 3、正常姿势反应如矫正反应的缺如也同样使头、颈控制能力的发育受阻。 4、异常姿势,包括:a、原始反射残存而继发的异常姿势;b、头、颈有固定向左、右任何一方回旋的倾向;c、应注意鉴别因斜颈、斜视而导致的头、颈的非对称性。 5、异常运动,如手足徐动运动、震颤等。 三、头部的控制首先是从眼球的追视运动开始的,新生儿一出生就有向左右方向追视运动的能力,1~2个月后出现上下方向的追视运动。眼球的追视是否充分对今后头部的屈伸,左右的旋转及头部的翻正反应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对于身患脑性瘫痪的孩子来说,其早期的异常症状常首先出现于头部,表现竖颈发育时间延迟。即使可以竖颈也常以异常的、未成熟的姿势模式与运动模式竖起头部及维持平衡。一般来说,河南康复中心网专家认为对于脑瘫儿童开展的头控能力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眼球的追视训练 进行眼球追视的训练时,使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用颜色鲜艳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在离患儿眼睛30cm的水平位置缓慢的左右移动,观察其眼球是否跟随玩具而左右的运动;同样的位置将玩具做上下移动观察患儿的上下追视运动,进行训练时移动的速度要缓慢均匀的进行。如果上下方向追视可以完称说明视觉的发育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为今后头部在垂直位的保持,前后左右的运动打下较好的基础。 2、仰卧位头部的旋转 仰卧位时头部上下左右的旋转性运动实际上是追视的最佳结果,头部的旋转运动是追视训练的延伸。应当注意头部的枕侧和侧方的扁平及变形会影响仰卧位头部的旋转。 3、肘支撑头部上抬 正常儿大约在出生2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俯卧位头上抬60度的动作,并且是利用双肘支撑。脑瘫患儿由于迷路性的翻正反应不充分,紧张性迷路反射残留,在做此动作时常会出现面部及双膝同时支撑体重,屈肌优位的姿势。这时治疗师做训练时应在患儿后侧,使其髋关节、膝关节取屈曲位,然后治疗师双膝分别跪在患儿两侧,利用自身力量防止患儿臀部上抬,然后治疗师使自己的重心前移用两手借助患儿肩胛带和肘关节,完成肘或手的支持动作。 为了诱发患儿头部上抬及旋转,可以在距患儿头部30cm处放置患儿感兴趣的玩具或食物。但是当患儿屈肌肌紧张时,髋关节屈肌内收肌短缩明显,应减轻对患儿臀部的压迫,以免造成患儿哭闹及肌肉拉伤。 为了抑制迷路性反射姿势及屈肌肌张力的亢进以及在保持头部上抬的同时利用肘关节支撑体重进行感觉输入和再教育,治疗师双手可以借助患儿头部上抬保持垂直位。这样即抑制了异常的反射姿势又提高了患儿双眼追视的范围和对外界的兴趣。 4、仰卧位头部上抬 这个动作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属于早期实用性系列动作,脑瘫患儿常会出现仰卧位时屈肌控制能力低下,受外界刺激时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这种情况下进行仰卧位头部控制能力训练就非常必要了。 进行训练时治疗师用双腿夹住患儿的骨盆及双下肢,双手握住患儿两肩,让患儿双手交叉抱肩,然后治疗师诱导患儿头部上抬,紧接着让患儿慢慢坐起至45度,在这一位置停留片刻。对双侧肩部周围肌群张力低下的患儿必须注意不要牵拉患儿的双手做这一动作,以避免肩部脱位。 5、仰卧位头上抬与双上肢的支撑 这一动作主要目的是提高头部的抗重力伸展能力和双手支撑负重的能力以及手掌负重感觉的强化。许多脑瘫患儿习惯于利用双肘支撑动作头部抬至垂立位,利用手掌支撑体重较困难,重心后移不能完成。治疗师在训练时应跪在患儿的后侧,患儿俯卧髋关节屈曲位,治疗师用双腿夹住患儿骨盆两侧,双手握住患儿两侧肘关节令其伸展。 注意!脑瘫头部训练并不是那么简单,在保持其肘关节伸展的同时,河南康复中心网专家谈到建议治疗师可以诱导患儿适当前移重心,尽可能地使患儿上肢与地面垂直。整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提醒患儿抬头。头部上抬双上肢支撑能力获得后可进一步进行以此姿势为基础的重心移动训练。治疗师用一侧手保持患儿手掌支撑,另一手将患儿上肢上抬,这样反复交替进行使重心在双上肢之间左右移动。 |
马丽 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曈心心理诊室创始人,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心理科特聘专家,郑州同心园康复中心技术督导
一、专业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青少年叛逆厌学,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北京 宣武医院,武汉心理医院,中德心理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多次进修学习。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及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深层动力学心理治疗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前行有声—医生、患者、心理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国控东宸
18336006977(陈老师)
郑州市二七区中原东路康复中街交叉口
13838578553(韩老师)
郑州荥阳市高村乡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15737155809(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