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超的妈妈来说,脑瘫儿子能够顺利成长、成才,能够独立养活自己,是她最大的心愿。18年,如果不是妈妈的加倍付出,不弃不离,也许就没有陈超的今天。 往事回忆 出生 18年前,陈超的母亲难产,导致胎儿大脑缺氧。陈超出生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才保住性命。 确诊 “10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的左手始终握着拳头,不像其他婴儿一 样 会 在 床上爬。”陈超的父亲陈玉军说,“医院确诊孩子是脑瘫。” 症状 左手基本丧失活动功能,走路时左脚会跛,说话有些口吃,还好智力没影响 广元“脑瘫少年”陈超,今年高考取得了612分的好成绩,填报志愿时担心自身残疾可能不会被录取。7月17日,陈超正式被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录取。 7月19日,天府早报记者前往广元,走进陈超的家庭。在接受采访的数小时里,陈妈妈张秀英时哭时笑,从当年心灰意冷时差点把儿子扔掉,到重新面对儿子后四处求医……18年,这个家庭始终没有放弃与脑瘫的斗争。 曾想放弃 一月住院两三次 她累得扔下孩子跑回家哭 陈超的家,在广元市雪峰街道办事处旁的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搬进来还不到一年。 陈超从五楼上下来,远远地冲着记者招手。他走路时,左手向后翻,左脚尖踮起,膝关节弯曲,看起来挺费劲。不过小伙子笑咪咪地说,“并不觉得好累”。 两室两厅的小套二,被妈妈张秀英收拾得很干净。今年44岁的她,一脸笑容,个头小,却干练。儿子被四川大学录取,张秀英很高兴,但也觉得这很平常,“他就是个普通人”。 说起儿子的成长故事,张秀英笑了,“他两三岁时,我差点把他扔掉。” 陈超出生时,因妈妈难产导致他脑缺氧引起脑瘫,“身体底子差,稍不注意就感冒、发烧、上吐下泄,一个月要住院两三次。”那时候,陈超的爸爸陈玉军在外做生意,陈超基本由妈妈一人带大。 陈超两岁多的一天晚上,又是高烧不退,上吐下泻。张秀英把他抱到医院,孩子吐得满脸污物,又拉得满床都是屎尿,还哭闹不停。张秀英看到儿子哭,自己也忍不住哭,再加上听到医生叹气说“你这娃儿,我硬是把你的病治不了啊”,张秀英一气之下,说了句“我不要了”,然后跑回家大哭一场,“眼泪水淌完了,又回去抱。” 陈玉军回来问张秀英,“你真的忍心不要?”“我是当妈的,咋可能忍心?实在太累了。” 曾想逃避 别人放下孩子拉家常 她只能抱着站在一边看 儿子得了脑瘫,除了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去照顾,也曾让年轻妈妈张秀英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以前街坊邻里碰面,妈妈们最喜欢把孩子放在一起走走跑跑,交流成长趣事。可只有张秀英不一样,她只能抱着孩子在一边看。不知情的人问她:“你咋不把娃娃放下来?”“他莫法,他有病。”张秀英闷声答一句,便自己默默抱着孩子回家了,“孩子有病啊,有啥办法呢?” 有一次,陈超乘车时被同龄小朋友推下车,张秀英找到对方家长理论。没想到对方反问一句:“你想想为什么就欺负你儿子?”张秀英知道,陈超是残疾人的事实无法改变。她只能告诉儿子,不跟其他人争。张秀英气自己,不能给儿子撑腰。 张秀英常流着泪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生一个正常孩子,自己却不能?为什么做了这么多治疗,儿子还是跟正常孩子有区别?不堪压力的张秀英甚至曾当着幼小陈超的面,说这日子过不下去了,“真想搬走算了,不能忍受人家的眼光,不想面对认识的人。” 曾受煎熬 四处求医喝过“神水”按摩无效气得打儿子 从陈超几个月起,一家人就四处寻找治疗脑瘫的办法,除了针灸、按摩外,就连到庙里求符、到山上求“神水”都试过。“死马当活马医。”张秀英说。陈超听到这儿笑了,他记得几岁时还吃过中药丸,棒棒糖那么大一颗,一顿要吃六颗,“味觉都苦没了,到现在吃甜的就要反胃。” 这样的治疗,效果却并不明显。有一次,张秀英在给儿子按摩手时,按了许久还是硬的,她又气又急,于是重重地打了儿子。 2003年,陈超8岁,读二年级,张秀英听说西安有家医院能治脑瘫。由于陈玉军仍然负责在外挣钱,张秀英就背上儿子直奔西安。因为家里穷,张秀英只能让陈超在门诊治疗,别人住在医院,他们只能去租住离医院很远的房子,“离得远,房租便宜,一个月80元。” 张秀英买来煤球、锅,在出租屋内做吃的,节约钱。这些陈超都还记得,看到别人吃的、住的都比他好,他也很羡慕,“可是我就这个条件,我在这个条件下做到最好就是了。” 妈妈心声>>> 更多问题的开始 对陈超一家来说,以往18年的生活都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过来的。如何让陈超适应大学住校生活?是目前最紧迫的问题。 虽然陈超在高中就开始住校,但那时一个星期就能回一次家,遇到换洗衣服、洗澡等问题,很容易回家解决。可到成都上大学,要好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今年暑假,陈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会洗衣服等日常事务。 “能够独立就独立。”张秀英说,具体情况还要等开学再看,实在不行再让丈夫辞职过去照顾孩子。 除了生活自理问题,未来如何就业,也成了一家人的“心病”。张秀英说,考虑到儿子的身体条件,今后能不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能不能面对社会的残酷竞争,成了她最大的担心。“有一天他能养活自己了,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旁人眼里>>> 脑瘫孩子家长想找她“取经” 对母亲张秀英来说,这个儿子最让她自豪的是道德品质和心态。小时候,因为怕大人间闹矛盾,懂事的陈超从来不会把受欺负的事告诉父母;而在张秀英难过时,反倒是年幼的陈超站出来安慰开导妈妈。“他的心态从来都很好,不钻牛角尖。”张秀英说,儿子陈超考上川大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就有一些“脑瘫”孩子的父母找到她,想学习经验。这几天,还有一个外地的父亲联系张秀英,说自己有个8岁的儿子也是 “脑瘫”,性格却极其内向和自卑,不像陈超的心态这般好,“他想把孩子带来跟陈超谈谈。” |
马丽 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曈心心理诊室创始人,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心理科特聘专家,郑州同心园康复中心技术督导
一、专业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青少年叛逆厌学,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北京 宣武医院,武汉心理医院,中德心理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多次进修学习。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及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深层动力学心理治疗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前行有声—医生、患者、心理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国控东宸
18336006977(陈老师)
郑州市二七区中原东路康复中街交叉口
13838578553(韩老师)
郑州荥阳市高村乡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15737155809(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