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秀萍和她的“宏禹留守儿童学校” 昝秀萍是顶着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创办“宏禹留守儿童学校”的。 当时她的家庭经营着商业门市、煤厂和工程机械,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丈夫和周围的人们都不理解,为什么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而去开办赔钱又劳神的“留守儿童学校”呢。 昝秀萍说,看到许多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生活无着而现出的困苦样子,她从心里可怜他们,总想帮帮这些孩子。 没想到只因这一丝善念,昝秀萍的宏禹留守儿童学校五年间在校生竟从最初的40人发展到了现在的336人,校舍也由几间平房发展成了有独立校园的楼房化学校。 特别是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昝秀萍以真诚的爱和细腻的关怀,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他们亲切叫她“老师妈妈”。 要让孩子想妈妈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少孩子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教育在心理上存有阴影,有的孤僻、自闭,有的粗野、妄为,甚至有的因妒嫉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而产生攻击行为。为了呵护孩子的稚嫩的心灵,昝秀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非常重视,要求每名教师、每个生活服务人员都肩负心理辅导任务,于孩子学习、玩耍、吃饭、睡觉、乘车的时时刻刻,及时发现孩子在言行上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并立即跟上辅导关怀。学校为每个孩子都建立有心理辅导记录卡,详细地记录着孩子们阶段性的行为表现,以及由行为推断出的孩子心理状况,并由心理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安排具体教师负责辅导。 昝秀萍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抚慰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关键,孩子只有心理健康了,他才能正视留守的现实,从而健康地成长。为此,她广泛地联系社会各界,争取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滋养。 山东省文明办、省妇联、齐鲁电视台、中建八局二公司联合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活动站”,他们的工作人员时常性地带着钱物来学校看望留守儿童,与孩子们谈心,关心他们的成长。 德州和禹城市关工委把学校作为联系点,老领导、老专家怀着慈爱之心走进校园,与孩子们倾心交流,为孩子们讲解《弟子规》,让孩子们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讲解经典古诗文,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禹城市妇联把学校作为她们的帮扶基地,每年都为孩子们送面粉、奶粉、衣物、书籍,并积极为学校争取上级的帮扶项目。同时她们还发挥群团部门的优势,广泛发动企业界、工商界和机关单位的爱心人士,为学校捐物捐款或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在“春蕾女童”的救助方面也重点向宏禹留守儿童学校倾斜。 禹城市团委把学校作为“希望工程”的主要救助单位,每年都为孩子们送去大量书刊,而且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学校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山东省齐鲁医院心理学教授杨良政先生在了解到宏禹留守儿童学校的情况后,专程到学校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对全校教师进行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专业培训,给了孩子们极大的抚慰,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校全体教师的心理辅导工作水平。 “代理妈妈”是昝秀萍的创新之举。随着学校声誉日增,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人员把孩子送到了宏禹留守儿童学校,仅靠学校有限的教师已不能满足孩子寻求温情的需要。于是昝秀萍面向社会征寻“代理妈妈”志愿者,禹城市委宣传部的王磊和禹城市广电局的张宁就是两名典型的志愿者。他们因为工作原因到学校采访,不但被昝秀萍的事迹所感动,也被留守儿童在昝秀萍精心呵护下快乐生活的情景所感动,当即与需要帮扶的孩子结成对子,担起了“代理妈妈”的责任。他们给孩子买书包、文具、食物,到学校与孩子一起生活游戏,使孩子得到了珍贵的亲情慰藉。 2010年昝秀萍当选禹城市政协委员,这一平台使她有了更多接触社会各界人士的机会。她利用开会、调研的时机,走到哪就把留守儿童的情况带到哪,于是越来越多的领导、企业家、行业精英走进了宏禹留守儿童学校“代理妈妈”的队伍。 来自己学校的真切关爱,来自社会的悉心关怀,让留守儿童孤寂的心享受到了春天般的暖意,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但是昝秀萍作为母亲,她深深地明白学校和社会的温情可以融释孩子冰封的心灵,但是摧萌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种子不能缺失来自父母的亲情。 “要让孩子心中有父母,要让孩子想妈妈。一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的孩子,你能说他心中有爱吗?”昝秀萍在强调必须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问题。 对初入宏禹留守儿童学校的孩子,昝秀萍与他们谈话总涉及这样一个问题。 问:知道爸爸妈干什么去了吗? 孩子回答:打工去了。 问:你想他们吗? 不少孩子竟生硬的回答:不想,他们只知道外出挣钱,从来不管我。 孩子太小,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怀抱,对于父母为生活而奔波的艰辛还不能理解。如何打破孩子与父母心里上的隔膜,昝秀萍提出了从孩子认知出发的“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关心父母”三环节教育法。 理解父母,让孩子观察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向孩子们展示农民工在工矿企业、建筑工地辛苦劳作的图片;向孩子们展示农民工春节顶风冒雪返乡的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到那里面就有他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了早一点赶回家抱一抱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归心似箭呀! 孩子们看着图片,听着老师的讲解,心中想着远方的爸爸妈妈,泪水流满了他们的脸颊…… 感恩父母,让孩子通过讲述、写作文、绘画等方式,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出来。有的说:“爸爸每次回来都使劲地抱着我,抱着我好痛,可我知道那是爸爸疼我呀。”有的在作文中写下:爸爸妈妈每次回来都给我买好衣服、玩具和好吃的,可他们身上穿的还是打工走时那身衣裳。 孩子们说着、写着,驱散了心头抱怨父母的阴云,同时让父母对他们的爱和他们对父母的爱,在心田里萌芽茂长…… 关心父母,昝秀萍说,孩子们的思想转变之后,就整个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她说,学校设有“亲情电话”,方便孩子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小阳阳在刚入学时,与妈妈一通话就哭,孩子在这边哭,大人在那边哭,孩子边哭边喊:“妈妈回来吧,你不要我了。”但是经过学校结对抚慰,小阳阳渐渐懂事,再打电话就不哭了,还一再叮嘱妈妈别太劳累,照顾好自己,像个小大人一样,而电话那头的妈妈却哽咽地说不出话了。 孩子学会了关心,才能真情地爱爸爸妈妈。必须要让孩子想妈妈,这份情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只有在心底里想妈妈、爱妈妈的孩子,才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昝秀萍说,她最高兴的是,看到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对父母的爱了。 要让孩子有个家 爸爸妈妈的怀抱是孩子的家。 父母外出打工了,孩子虽然有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但是隔代或亲友的管教,仅是物质上的关照,孩子在心理上没有家的感觉,甚至一些家境贫困的留守儿童,基本的衣食也没有保障。 昝秀萍创办宏禹留守儿童学校之初的想法就是要让孩子有个家,这个家给家境富裕的孩子以心理上的呵护,给家境困难的孩子以生活上的照顾,让走进宏禹的每个孩子都找到家的感觉。 目前学校336名在校留守儿童中,有特困生55人,单亲儿童16人,残疾儿童10人,孤儿1人。学校里有这样一份档案: 杨诚诚,二年级,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免培养费、食宿费等一切费用。 张苛冉,孤儿,一切费用全免,并为孩子提供四季衣服。 周超,三年级,父亲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免餐费。 徐促娴,四年级,患耳疾,家庭贫困。免培养费。 张晓萌,六年级,父母离异,父亲残疾。免培养费、食宿费等一切费用,为孩子提供四季衣服。 …… 昝秀萍说:“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中,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是弱势中的弱势,他们心理上的阴影更大,生活上需要的帮助也更大。”对这部分孩子她倾注的爱最多,时常把他们揽在怀中嘘寒问暖。如尼洪旭、小正正等孩子,父母都在外打工,有时节假日孩子也不回到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哪里去,而是跟着“老师妈妈”一块生活。依偎在“老师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宏禹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谈起建设宏禹留守儿童学校这个孩子的家园,昝秀萍用四个字给予概括,就是:甘苦自知。 一开始利用自家的闲置院落,收留前后村的几十个孩子,请几位老师教孩子学习,自己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码让这些孩子有个依靠。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昝秀萍看着孩子家长期望的目光,看着孩子抱着爸爸妈妈不愿离舍的可怜模样,她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她的思想也开始发生质的升华,照料这些孩子不但是付出一份爱心,而是要承担起一份社会的责任。让孩子在离开爸爸妈妈的日子里有一个快乐的家,也让孩子的父母在辛苦打工的生活中少一点对孩子的牵挂,社会也会因宏禹留守儿童学校的存在多一份内心的和谐。 于是昝秀萍决定办一所标准较高的留守儿童学校,她搬迁了自己的煤厂,拆除了自家的住房,腾出空间,倾尽多年的积蓄,又贷款100多万元,顶着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为孩子们建起了教学楼。楼房建好了,校园整理好了,可内部设施的配备仍需一大笔资金,她又多方筹措。为了在购置课堂凳、办公用品、微机图书、厨房设备、餐厅用品、孩子的玩具等设施上既节约资金又能保证质量,昝秀萍亲自跑厂家、转市场,像到集市上买菜一样给人家打价。嗓子哑了,人累瘦了,学校却亮亮堂堂地建了起来,孩子们搬进崭新的教学楼,心里乐开了花,可昝秀萍一家则只好蜗居在一处原来作为仓库的旧房子里。 有这样一个细节,校园里中间地带铺的是塑胶地面,目的是防止孩子在游戏时跌倒磕伤。昝秀萍在校园内行走时宁可多走几步路,也不从塑胶地面上走。她说:“大人少从地板上走一遍,就减少一遍地板的磨损,孩子就可以从上面多跑跳好几遍。”在她的带动下,全体老师都自觉地做到绕着塑胶地面的边上行走。这里面有昝秀萍对建校艰辛的体验,但是更多的是她作为教育者所拥有的对孩子深沉的爱。 远方的父母最牵挂的是孩子是否吃的好,睡的安? 昝秀萍给自己定的办学底线正是要让孩子吃的好、住的好、玩的好、学的好。 她说:“孩子吃的好,住得好才能在学校稳得住,孩子玩的好才会对学校产生依赖,从心里把学校当成家。而让孩子学的好是学校的职责所在。” 学校的厨房和宿舍是昝秀萍每天早中晚必到的地方,学生们一日三餐昝秀萍都是亲自定菜谱和主食的品种,照顾到孩子不同的口味,增减饭菜的花色,荤素搭配,确保孩子吃饱、吃好、吃出营养。每餐一碗汤是学校用餐的特色,玉米粥、大米粥、鸡蛋汤、绿豆汤等轮流上餐桌。昝秀萍这样解释一碗汤的作用,孩子年龄小,如果老师的督促稍松一点,他们就会忘记喝水,有的孩子还不愿喝水,而一旦身体缺水,孩子就容易上火、感冒。每餐一碗汤,孩子在吃饭的同时就为身体补充了水分,孩子就不会闹毛病了。 学校的宿舍有专人管理,只要天气好,就把孩子的被褥拿到院中晾晒,管理人员陪孩子们一起住在宿舍里,早晨关照孩子洗脸,晚上关照孩子洗脚,夜间还要不时为睡相不好的孩子盖被子。每晚昝秀萍在孩子们睡觉前都要到宿舍看看。孩子们总是撒娇的说:“老师妈妈,今天你陪我们睡吧,要不就给我们讲故事。”孩子爬在暖暖的被窝里,翘着小脑袋听“老师妈妈”给他们讲地雷战、地道战等故事,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就进入了梦乡。 要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家,孩子的心理认同是关键。除了让孩子吃的好、住的好,还要让孩子享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张晓萌刚到校时看谁都怯生生的,昝秀萍就时常拉着她的小手,变着法子找话题听孩子诉说。张晓萌父母离异后和年迈的奶奶留在家中,父亲为了祖孙三代人的生存,只好拖着残疾的身体外出打工。几年也见不到母亲一次。亲情的缺失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自闭。她的小手被“老师妈妈”的大手紧握着,有时昝秀萍晚上还把孩子揽到怀中睡觉。在昝秀萍身边张晓萌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安全和温暖,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眼神也变得清澈活泼起来。昝秀萍又因势利导,让小朋友们主动与张晓萌说话、做游戏,在集体气氛的感染下,孩子很快溶入了学校这个大家庭,而且还显出了出众的音乐舞蹈才能,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并经常在市、乡镇和学校组织的演出活动中展露自己的风采。孩子越来越依恋学校,有时放假她也赖在学校这个家里不走。在张晓萌 心里“老师妈妈”就是她的亲妈妈。 除了“一对一”地关注重点孩子,宏禹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做到了突出凝聚力和增强向心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广泛讨论,确立符合本班实际的班级文化主题,如春蕾班、雏鹰班、创新班,每个班级的门口都有一块展板,孩子们围绕自己班级文化的主题或写或画或剪贴资料,尽可能丰富自己班级文化的内容,力争把自己班的展板做的最美最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相互帮助,一起研究,荣辱与共,亲密无间,无形中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加强,这样每个班级的孩子就成了一个小家庭。 同时昝秀萍又着力营造学校大家庭的氛围,放大孩子由班级团体形成的结合力。学校定期把不同思想类型的孩子召集在一起进行专题教育,还成立舞蹈、绘画、手工、写作、唱歌等各种兴趣小组,给有特长的孩子搭建提升和展示的舞台,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组织活动,如“六一”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元旦等,在节日的气氛中,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展示自己的特长,树立生活的自信,体会学校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扩心胸放眼量,昝秀萍每年还组织孩子们到禹王亭博物馆、糖城新湖、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当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参观,到永刚木业等当地企业考察。走出校园,孩子们观察、思考、交流,历史的积淀、身边的变化、劳动者的奉献,潜移默化中筑成了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大规模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大集体观念,因为这里有欢乐,这里有伙伴,宏禹成了孩子们心中共同的家。 美丽的校园、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宿舍是留守儿童家园的物质基础,贴心的关爱、团结的集体、快乐的生活是留守儿童家园的精神内涵,昝秀萍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她有资格说:“我做到了,让留守的孩子有个家”。 要让孩子学文化 不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性格散漫,表现在学习上与同龄孩子相比知识缺陷很大,有的孩子基本的加减法都不会,有的应读应写的字80%不认识不会写。昝秀萍说:“孩子知识有缺陷还不是大问题,难题是孩子对学习没有认识,很大一部分是厌学。” 留守儿童学校不只是看孩子,那样就成了福利院,是学校就必须要担起传道授业的责任,要让孩子在保障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昝秀萍这样给自己的学校定位。 怎么才能让孩子学得好?昝秀萍自信地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她带着老师学生加班加点,给落下课的学生补知识点,有一次她竟心急的自己考学生的英语。昝秀萍说她从没有学过英语,26个字母也不会读不会认。学生试卷交给她后,她就对着答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对模样,把自己累的头晕眼花,也没有起到督促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 教育还真不是个力气活。昝秀萍由自己给学生考试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掌握在内行手中,昝秀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开始了她的取经之旅。她频繁地到先进学校考察,向教育专家和老教育工作者请教,邀市教研室的领导到学校指导,请外校的优秀教师到宏禹传经送宝。广采博摘之后,昝秀萍逐步理清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1、有名师才能出高徒;2、学生乐学才能学好;3、以文化人。 办教育教师是关键,昝秀萍四处打听退休老教师的信息,邀请身体允许、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又热衷于留守儿童教育的老教师到校任教,特别是为了请赵清忠、齐寿亭老师到校工作,她四次登门,靠真诚打动了赵清忠、齐寿亭老师一家人,才把他请到了学校。老教师的经验是学校的财富,但是他们的精力毕竟受到年龄制约,学校的主要教学管理工作还要靠充满激情的年青教师来支撑。昝秀萍跑大专院校,跑人才招聘会,提出较为优厚的条件,吸引有志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优秀青年到校任教。目前学校25 名教师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老教师9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年青教师16人。老教师以身示范,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年青教师活力四射,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生机。 要让孩子乐学才能学好,可厌学的孩子已经把学习当成了苦差事,一说学习就头痛,一说搞活动就发疯。怎么才能让学生“乐学”,有专家给昝秀萍支招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于是昝秀萍与教师冲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目标,针对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分类施教。在班级内开展小组学习和结对学习活动,靠小组中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学困生,让学生感到学习也像参加集体活动一样;靠结对同学的鼓励和帮助提升学困生,让学生感到学习也像与好朋友玩一样。把学困生的学习置于放松的心态之中,让他们非常轻松地投入学习。变学习之苦为伙伴们之间的交流之乐。另外就是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予激发,如苏路敏很有演讲才能,但是数学一直很差,在一次演讲比赛中他又获一等奖而满怀自信与喜悦之时,数学老师适时地向他祝贺并激励他说:“你的演讲这么棒,相信你把这个自信用在学数学上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孩子愉快地答应老师一定要努力。之后他经常主动找老师补课,老师又及时地对他进行鼓励,孩子在被赏识的快乐心境中快乐地学习,尝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数学成绩自然一步步提升,很快就达到了优秀等级。 哲学上讲,人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昝秀萍说自己办学校是越办感到肩上的担子越重。今天走进宏禹的孩子,10年或15年之后他们就要走向社会,宏禹该为这些孩子的人生打下什么底色? 这样的追问促使昝秀萍对“要让孩子学文化”进行培养理解,孩子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考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是不是就算是有文化的人呢?她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给出了文化人一个简单影像:有知识、有涵养、举止文明,是一个内在素质与外在言行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有教养的人。激发起她这一思考的原因,是她发现学校里还有不少学生存在语言精鲁、举止粗野的行为;存在自私自利、性情暴躁的现象。她要按照自己认定的文化人标准,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改造。 第一,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讲卫生、讲礼貌、讲秩序、讲友爱、讲文明等基本习惯抓起,如见了老师、长辈要问好;上下楼梯靠右走,不争不抢不推不搡;与人说话态度谦虚,语调平和,不说脏话,不带脏字;需要别人帮助要说“请”,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妨碍别人要说“对不起”;就餐时碗筷要轻拿轻放,不偏食,不挑食;上课时要坐的正,背挺直,发言前要举手;行走时要挺胸昂头,不拖拖拉拉;与同学相处不打不闹,遇事礼让…… 昝秀萍说,这些基本习惯看起来是小事,但却是一个人外在的文明标志,而且这些习惯只有从小养成才能终生在一个人身上自然外显。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学生习惯养成方案,从孩子的吃穿住行,待人接物,到上课、活动、集会等各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规范。日复一日地训练,曾经没有任何规矩的孩子变得举止文雅、语言温和起来,不少家长打工归来见到自己的孩子,感受到孩子的变化,满含感激地跑到学校对昝秀萍说:“就是我们自己也不能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 第二,经典诵读浸润孩子的人文素养。让孩子有知识、有涵养,就要把孩子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经典中,以文化人,才能熏陶出孩子高雅的人文素养。昝秀萍出示了这样一份资料: 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字经》。 二年级:诵读《千字文》、《中华传统文化读本》。 三年级:诵读《诗经》部分篇目和《幼学琼材》。 四年级:诵读《增广贤文》、《中华传统文化读本》。 五年级:诵读《论语》摘编、《中华传统文化读本》。 六年级:诵读《孟子》摘编、《古文观止》部分篇目。 此外学校还从古今诗词中选出适合各年级学生背诵的内容,要求学生每周背一首,循环往复地背,直到学生铭记于心。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学校经常开展诵读比赛活动,对优胜的个人和班级进行奖励,苏鲁敏和董亚奇两位同学还在禹城市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日复一日地经典浸润,丰富着孩子的知识大脑,改变着孩子们的精神气质,这让到学校考察孩子们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的专家也不由赞叹:宏禹的孩子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呀! 文明习惯的锻造,传统经典的洗礼,超越了昝秀萍“要让孩子学文化”的初始目标,并且因为昝秀萍对教育认识的提升,而使这一目标提档为要把孩子培养成文化人,宏禹也由此而承载着孩子们在文化的高位上运行。 宏禹留守儿童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安乐岛,昝秀萍竭尽心力守护着这群在时代大潮中漂泊的孩子,在给她们幸福童年的同时,她还瞻望未来,要让这群孩子带着健康的人生态度从宏禹扬帆起航……
|
马丽 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曈心心理诊室创始人,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心理科特聘专家,郑州同心园康复中心技术督导
一、专业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青少年叛逆厌学,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北京 宣武医院,武汉心理医院,中德心理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多次进修学习。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及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深层动力学心理治疗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前行有声—医生、患者、心理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国控东宸
18336006977(陈老师)
郑州市二七区中原东路康复中街交叉口
13838578553(韩老师)
郑州荥阳市高村乡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15737155809(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