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脑瘫康复 > 智障康复治疗 > 正文

脑瘫儿童的综合康复

作者:shunzi 来源: 日期:2011/5/3 9:28:45 人气: 标签:
 (一)姿势训练:

  
姿势训练是将脑瘫的各种异常姿势纠正为正常姿势的方法。目的是帮助脑瘫儿童建立起正常生理性和功能性的姿势,以减低原始反射,促进正常反应和平衡,促进肌力发展,防止组织损伤和继发性畸形的发生。

  1、卧姿训练

  卧位是一个重要的姿势,它的正确与否将会影响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脑瘫儿童的仰卧位姿势不对称,会加重肌痉挛的程度,当身体随头部转动而出现全身性的同方向运动,因而出现和维持侧卧姿势,身体重量由髂脊,下腹部和大腿承受。侧卧位能防止肌紧张,有利于动作协调对称。

  俯卧位姿势时,骨盆向后倾斜,髋和膝部弯曲,肩胛后缩,肩部弯曲和内收,大部分身体重要由上半部躯干承受。

  2、坐姿训练:

  对脑瘫儿童来讲,坐位是日常生活中最多使用的位置,但他们大多采用不成熟或异常坐姿。训练他们通过坐骨结节来承受人体重量和保持平衡,骨盆向前倾斜。

  3、站姿训练:

  站立是学会正确行走的基础,训练时头部保持在正中位,上身平直,膝关节伸展,两腿稍分开,脚掌平放于地。

  4、行姿训练:

  脑瘫儿童常用异常步态来代偿行走功能障碍,无需辅助工具就能独立行走,但这种异常步态会导致骨骼畸形和关节病变,应采取各种方法来进行步态矫正。

  (二)运动疗法:

  
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的原理,促进肌肉、关节活动,改善肌张力。按神经发育的规律,采用促进技术。

  1、头部控制:眼球追视训练,仰卧时头部旋转,肘支撑头部上抬,仰卧位时头部上抬,俯卧位时头部上抬,双上肢的支撑。

  2、躯干控制:俯卧位屈伸的整合调整,仰卧位屈伸的整合调整。

  3、骨盆的控制:骨盆的控制是维持坐位及立位的重要因素,脑瘫儿童由于臀部肌肉发育不良,肌肉间相互运动不协调等原因,对骨盆的控制比较困难。在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中立位上抬臀部训练。

  4、上肢的支撑能力:骨盆部位的负重能力及重心的移动。

  5、坐位控制:坐位时躯干的调整能力训练,扩大上肢活动范围。

  6、爬行:从腹爬训练至膝手立位,膝手立位是身体抗重力上抬离开地面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躯干与骨盆及四肢之间的运动能力分离,获得骨盆抗重力的能力。训练重心前移,双手双膝同时负重,然后进行三点支撑平衡训练,再进行膝手位的移动训练。

  7、立位和行走:直立行走是人类抗重力伸展姿势达到的最高阶段。先从坐位到站立位的训练,再从立位时屈伸肌的强化训练,以及重心在二脚之间转移训练,行走训练时应先扶着脑瘫儿童的双肩(胸部、髂部)诱导身体向前移动。

  (三)作业疗法:

  
1、手功能训练:粗大的抓握能力,精细的动作能力,如指腹捏,指尖捏,以及双手传递,协调配合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2、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个人卫生:洗脸、洗手、刷牙、梳头、使用手帕,洗脚等。

  (2)进食:用奶瓶吸吮,用吸管、用手进食、用匙进食、用杯饮水、用筷等。

  (3)更衣:主动协助更衣、脱内衣、脱外衣、穿鞋、拉锁、扣子、系鞋带等。

  (4)排泄:二便前能示意,控制二便,独立处理小便,独立处理二便。

  (5)生活用品的使用:开门、开锁、开灯、开电器开关、插电器插销、使用水笼头、使用剪刀等。

  (四)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现代治疗学的组或部分,对脑瘫有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和增强运动的功能。

  1、低、中频脉冲电流仪;

  2、神经 肌肉电刺激仪;

  3、功能性电刺激仪。

  4、水疗:利用水的温度27-30℃,压力、浮力,能缓解痉挛,改善肌张力异常,克服重力影响。

  (五)心理疗法:

  
脑瘫儿童的心理疗法主要指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心理问题。通过治疗者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运用儿童求愈的愿望与潜力,改善儿童的心理和适应方式,解除他们的症状和痛苦,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1、儿童的心理特点

  (1)不断发育过程的心理状态。

  (2)家庭与家长的重要性。

  (3)儿童心理的易变性。

  (4)不会讨论、谈论心理问题,喜欢游戏。

  2、脑瘫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1)挫折:由于运动障碍,减少了个人的自由活动度,产生挫折感,缺乏独立精神。

  (2)应激:在入院之后,环境的变化,儿童需要去适应这个环境的变化,造成心理负担。

  (3)心理压力:在功能训练中如果动作不符合要求,会受到批评,心理上会有负担、压力、紧张和疲劳感,产生了害怕、生气和自卑感。

  (4)冲突:在功能训练中化费精神和体力较多,感到苦和累,想放弃训练,但为了自己与同龄儿童一样,非得努力训练。出现心理上冲突,左右为难。

  3、脑瘫儿童的心理辅导

  (1)支持:帮助儿童培养希望,增强信心,在训练中要鼓励加奖励。

  (2)领悟:帮助儿童理解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从而知道训练与康复之间的关联,进行主动地训练。

  (3)学习:帮助儿童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善训练的态度,需要按心理学上的“学习 训练 矫正 改变”。

  4、其它应注意的心理问题

  (1)对脑瘫儿童多给予尊重、关心和同情,不要用好奇的或厌恶的目光看待他们,不能伤及他们的自尊心。

  (2)要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环境,良好的服务,给予安全感和信赖感。

  (3)训练中选择容易见到成果的训练,增加成功的喜悦,增强训练的自信性。

  (六)言语障碍的矫治:

  
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是脑瘫儿童的发音异常的特性之一,通过对呼吸、喉、腭、舌、下颌运动的训练,逐步康复构音和表达的功能。

  1、构音运动训练:呼吸训练;

  2、下颌、舌、唇训练;

  3、构音训练。

  (七)生物反馈疗法:

  
常用松弛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八)矫形器应用:

  
作为康复工程学中的一个分支,用于矫正四肢和躯干畸形,增加支撑能力,以改善脑瘫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1、下肢矫形器:矫形鞋,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丹尼斯 布朗式足板。

  2、上肢矫形器:手矫形器、腕手矫形器。

  3、脊柱矫形器。

  (九)药物疗法:

  
主要使用解痉、肌松类药物,如安定、巴氯酚、丹曲林等。

  (十)手术矫正:

  
手术目的是解除肌肉的高张力和痉挛,矫正各种畸形,改善运动能力和异常姿势,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手术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三类手术,即神经手术,肌腱和软组织手术和骨性手术。

  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

  用于痉挛性脑瘫

  2、内收肌群切断加闭孔神经前支切断:(ATON)。

  用于脑瘫“剪刀步态”。

  3、三关节融合术。

  用于马蹄内外翻畸形。

  (十一)计算机应用:

  
1、开关操纵系统,让脑瘫儿童使用易操纵的控制轮椅。

  2、日常生活中开关系统:装备许多遥控的开关设备,如家庭各种电气设备,安全设备和辅助设备,为脑瘫儿童提供安全方便生活环境。

  3、运用于教育,进行言语交流,文化学习,从而有更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溶入主流社会。

  (十二)国外脑瘫康复概况

  
1、Bobath法:英国学者Karel Bobath于1943年创立,训练要点是阻止原始反射,促进正常姿势反射发育,发展正常的自动反应和运动能力。

  训练中注重按正常婴幼儿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来进行,按照抬头 翻身 坐 爬 跪 站 走。

  2、Vojta法:德国学者Voclav Vojta从1954年开始研究脑瘫,1966年专着《小儿脑性运动障碍》,提出了七种姿势反射作为衡量小儿发育是否正常,提出了Vojta疗法,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移动运动。

  3、Peto法:匈牙利Peto教授创造,主张全面康复训练。提出一个脑瘫儿童所进行的各种训练和教育应由同一人实施,这个人称为引导者。把若干生理条件相似的脑瘫儿童放在一组训练,每次训练任务分解为若干单一动作,先掌握单一动作,然后把这些单一动作串起来。引导者要负责儿童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感觉运动和特殊教育,用简要的语言提示,让儿童边做动作,边学讲话。

  (十三)传统医学疗法

版权所有:河南康复中心网 豫ICP备2022028742号 联系电话:13838578553 技术支持:知网传播
Powered By {www.hnkfzx.com} 页面执行时间3.6133秒 查询数据库2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