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各种精神疾病导致的症状表现和内心感受极少见于正常人。所谓精神病理学是指: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来探索精神疾病患者内心体验与其相应的神经学基础之间关系的科学;例如成年人精神病常见的幻听、幻觉、妄想等症状背后的神经学基础一般涉及到相应的大脑区域的障碍或功能失调。 在儿童发育行为障碍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可以列入精神病理学范畴研究的病种之一,因为ASD常表现各种独特的临床症状,河南智障学校专家提到如视听觉过敏、重复刻板动作、偏异的专注力、语言落后或发展异常、模仿行为落后和极端孤立等,但其背后的脑神经基础是什么,到目前为止仍不太清楚。无疑,这给ASD矫治干预的针对性带来极大困惑,我们无法真正理解ASD的内心感受究竟是什么,因此也难于选择使用具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法。可以说,迄今为止流行于ASD领域的各种治疗方法大都是根据我们“正常人”自身的理解和“正常人”的理论而研制出来的,其中一些方法尽管对某些ASD起到一定疗效,但远非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方法”,有些方法可能根本就是无效的或甚至是有害的。 目前我们还分不清“疗效”的哪些部分是治疗法的功绩,哪些部分是ASD儿童发育中的自然转化现象,抑或这些“疗效”是短暂一过性的现象,还是可以持续许久的效果,它们对ASD是否终生有效,它们如何影响ASD的预后,接受各种治疗的ASD发展至青春期或成人以后情况究竟如何,这些治疗对ASD社会回归产生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我们对此了解得甚少。 我们当下依据的很多说法,有些来自各种临床或流行病学数据,有些来自普通心理学相关理论,有些来自某些个案分析,有些则来自某种假说学说,如此等等;然而,来自ASD儿童/患者真正内心感受及其症状和与之对应的大脑精神病理学的依据则少得可怜。众所周知,ASD儿童的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有些减轻或消失,有些则会新发或加重;这意味着ASD成因不仅有很大的精神病理学异质性,而且这种异质性在儿童发育的不同阶段逐渐表现出各自的特征/症状,同时提示我们的治疗方法必须审慎地根据ASD不同年龄期及其不同的症状来实施,而非千篇一律地重复操作某种“权威”方法,应尽可能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举例而言,ASD儿童常见的感觉超敏现象通常造成其莫名的恐惧和逃避,进而拒绝配合和服从指令,这是令家长和治疗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理论上,感知觉超敏极易导致ASD儿童陷入恐惧,他们无法理解和预测面临的无序状况,从而发展出未获得保护的“自我意识”模式,这也会影响到亲子依恋关系正常发展,并导致儿童以后经历更多的“创伤性体验”。 日本著名的自闭症治疗专家认为“ASD的感觉过敏现象是因为其脑部屏蔽信号噪音的功能失调或出现障碍所致,这会导致儿童不堪忍受刺激和出现恐惧与逃避,或用愤怒、攻击来表达对痛苦体验的不满,其独特的重复动作和偏异的专注力恰恰是代偿性过度选择的结果,由于ASD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落后,他们便会长期沉湎于自我自然选择的重复动作模式中去(刻板行为),犹如正常人焦虑和恐惧时也会下意识表现某种重复动作或行为,以减缓或消除内心恐惧。”由此我认为,不恰当的处置或不适的治疗方法必将导致ASD儿童出现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它会阻碍治疗方法的持续实施,甚或产生与治疗相悖的结果,如对某些超敏特质的ASD儿童实施高强度高负荷的某种训练可能并不恰当,医生或治疗师应该更耐心深入地理解ASD儿童真正的内心感受及其需求来建立对策可能更符合人性,也是尊重“ASD文化”的一种做法,用一统理论或知识解释所有ASD病例看来十分不可取。 我们观察到,很多ASD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其症状会得到改善和建立一定程度的“心理理论(ToM)”能力,非社会化行为也会急剧减少;但若遭受迫害体验如过度训斥、简单粗暴对待、强制超负荷训练、团体训练中遭欺侮等则会导致其预后变差。河南智障学校专家提到尤其是ASD儿童遭受过虐待或创伤,多会导致其出现类似PTSD症状,如无理由的恐惧和愤怒、既往经历的“闪回”表现、刻板行为加重等;因此对具有“创伤”经历的ASD儿童,应结合对其“创伤”进行干预和治疗,否则常规训练矫治极难凑效。 毕竟,我们对ASD的精神病理学了解得还甚少。因此,学界应联合康复教育领域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探索和研究ASD的精神病理学机制,多了解ASD内心世界及其关联行为,是预防和干预ASD出现更多合并症状及行为的主要方法之一。 |
马丽 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原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曈心心理诊室创始人,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心理科特聘专家,郑州同心园康复中心技术督导
一、专业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青少年叛逆厌学,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北京 宣武医院,武汉心理医院,中德心理医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多次进修学习。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及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深层动力学心理治疗技能。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前行有声—医生、患者、心理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国控东宸
18336006977(陈老师)
郑州市二七区中原东路康复中街交叉口
13838578553(韩老师)
郑州荥阳市高村乡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15737155809(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