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学习障碍 > 正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作者:shunzi 来源: 日期:2011/4/12 22:52:25 人气: 标签: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智障幼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心理素质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识成长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成长相统一的价值不雅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有专家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制定了以几点规范:正常的智力、不变的情绪、适度的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与举动符合年龄的特征、能够顺应学习生活等。站在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智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等好些个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程度,往往比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规范程度相差悬殊,我们当然不能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规范来权衡智障幼童。但在特教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要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一个完备的自己,就无法绕开"还给智障幼童一个健康心理"的课题。笔者认为特教学校要有意识地深入开展对智障幼童心理素质教育,虽然这是一个隐藏得较深的、容易被轻忽的课题,但这个课题的落实,对智障幼童的实效价值,却极其重要。因为智力的康复、情绪的不变、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是她们将来顺应社会生活与寻求自身成长的关键。同时,开展对智障幼童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落实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保持教育幸福感的捷径之一。

  在方法上,教师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活动中,用自己杰出的形象和亲和的态度,影响熏陶学生;同时要结合讲课科目的特点,开采出对智障幼童举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通过对学生心理各层面颁行积极影响,赔偿其心理缺陷,以培养出杰出的心理态势,为她们的一切举动供给健康的心理配景。具体作法阐述如下:

  1、研发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规范。特教学校只有推行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才能系统、稳阵势开展对学生的智力康复训练,以取得抱负的教育效益。目前供智障幼童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编写,已经有20多年,现在看来,它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轻忽智障教育的多维目标;注重教育内部实质意义和方法的同一,轻忽学生智力差异的多样性;注重教师的主动,轻忽学生的主体,是以,它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眼等方面,都已经不舒服合当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智障教育效果的权衡,其实不在于学生学习了多少系统、复杂的知识,而在于其自身成长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研发、举动得

  到多少矫正、自我服务程度得到多少提高等等。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张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具体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根蒂根基,既要使学生在实用生活知识、技能以及习惯等方面得到培养与成长,又要让学生体验愉快的学习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要与她们的生活现实相顺应。现在,许多特教学校都在研发、整合新的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内部实质意义、方法和目标,教育效益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实践与对兄弟特校的了解后认为,落实"以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教育过程,就是最好的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子:"生活即教育"。

  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坚持好创造情感境地原则、趣味性和成功性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创造杰出的情感境地,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保持愉快的情绪,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和谐,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趣味性原则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她们动机明确,始终在欢乐的情绪中自我要求,举行学习。成功性原则就是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成功的期待,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这一原则对智障幼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2、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教育机会

  笔者了解发现: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老师强烈的喜爱情绪,这类情绪具有固定化、持续化、依赖化的特点。就是说,学生很愿意接受并服从于他心目中的领袖式的老师!

  一般来说,培智班师生比不大,这为每个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尽有可能多地接近、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她们心目中有威信、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幼童有智力缺陷,但也有丰富的情感和精确的判断力。当他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时,他就会尝试主动走近你,期望在你这里得到帮助和解脱,表现出无限的真诚。

  眷注是建立杰出师生关系的反应剂。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小到一次鼓励、一个击赏的眼神儿,都能充分满足学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获得成功等各种情感需要,继而让她们产生稠密的"幸福"体验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这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号召力、管理力、"诱惑"力明显增强。这样,在和学生愉悦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既可以感觉到师生情谊的乐趣,无形之中也创造出了许多疑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在我们学校培智部,有的老师善于处理和学生的关系,相互亲昵,和谐融洽,以是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学生进步快。是以,杰出的师生关系,能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认知、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3、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帮助学生和谐成长

  个别化教育原则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障幼童的个别差异,为她们预设出各自所能达到的成长目标,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增进其实现。智障教育中,即使是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很明显,既有量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别,这样就导致了她们内在或外在需要的差异,是以,"因材赔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通过集体教学供给方法、质料的根蒂根基上,还要通过个别辅导、编组辅导的方式来"开小灶",加深知识印象,巩固生活技能。虽然个别辅导的目标、内部实质意义、方法各不相同,需要老师有耐心,但越是个别化,教育效果就越有可能成功。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不仅直接有利于所有学生智力缺陷的赔偿,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顺应学习和生活,培养积极乐不雅的心理态度,增进学生和谐成长。

  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对自我事件的处理,是智障教育的出发点,不管轻度、中度照旧重度智力缺陷幼童,都应当在接受教育后,可以自我照顾或较少需要别人照顾。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眷注、慈爱是应当的,但我们不可以对她们一味迁就、容忍。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品德准则等多方面的教育上,要有严格的尺度,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赔偿缺陷贯彻在教育活动的始终,该放松的绝不严格,该严格的绝不放松。如果因为学生有缺陷,起了怜悯之心,那末很有多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发现,降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规范,就会导致学生更加懒散;降低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混乱…是以,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成长不雅,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品德准则等与她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几个方面,一定要严字当头,不可疏忽。以是课内课外,教师都要耐心开导,谆谆教导,深入浅出地反复给她们讲清道理,让她们逐步养成遵循生活准则或规范的举动习惯。从心理教育角度看,越是严格,越是容易培养出学生杰出(健康)的认知能力、动机、情感和性格。

  5、营造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配合维护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海内外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智力障碍幼童教育工作不有可能有杰出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我们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幼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幼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离婚、"爷爷祖母"托管、多人残疾、过于贫困等不利于她们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普遍存在。以是,学校要尽量把这些不利因素补充完备,比如成立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要求家长常常到校看望子女、扶贫助学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长传授智障幼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赔偿矫正方形法,布置教育任务,让她们切实负担教育的责任。智力障碍幼童对亲情的依赖与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家长更多的关心能使她们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不变,起很好的心理均衡作用。

  社会教育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走出校园,开展一些参不雅、旅游活动;可以请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看望学生,请周边学校的大中小学小时候起陪伴她们度过周末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增长见地,增强社会顺应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活动,每次都很兴奋,积极表现自己,以是能收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总之,一定程度上说,智障幼童的成长,就是心理素质的成长;智障幼童的教育,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就当前特教学校在开展对智障幼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法,做了一个菲薄的论述,请同行指正。

版权所有:河南康复中心网 豫ICP备2022028742号 联系电话:13838578553 技术支持:知网传播
Powered By {www.hnkfzx.com} 页面执行时间0.3828秒 查询数据库27次